宣和七年(1125年)十月,金太宗完颜晟下令,派遣两位顶尖将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率领两支大军,发起对北宋的猛烈进攻。由此,金朝对北宋的灭亡之战正式拉开序幕。战争爆发后,北宋军队节节败退,宛如山崩地裂,金军仿佛穿越无人区般,接连取得胜利,步步逼近北宋首都开封。
敌军压境之际,道君皇帝宋徽宗束手无策,内心慌乱,甚至萌生退逃之念。太常少卿李纲见状,建议宋徽宗立刻传位于太子赵桓,即宋徽宗的长子,以稳定朝局民心。于是,宋徽宗依言退位,将皇位交给了太子,随后仓皇南逃。此时,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正式登基,接过了国家的重担。
宋钦宗即位后,任命李纲为宰相,联合开封的军民发动了著名的第一次东京保卫战。李纲凭借其坚强的领导力,带领开封军民顽强抵抗,成功抵挡住了金军如潮水般的猛烈攻势,守住了这座关键的城市。然而,宋钦宗本人对金军极为恐惧,缺乏必胜的信心,表现得相当怯懦。
在主和派的压力和建议下,宋钦宗向金国提出和议。只要金军撤兵,宋朝愿意将太原、中山、河间三镇割让给金国,并赔偿巨额银两,同时称臣于金朝。起初,金军主帅完颜宗望坚决不同意和谈,坚持要攻下开封。但由于李纲的坚强防守,使金军难以轻易攻克,完颜宗望最终不得不接受宋钦宗的求和要求。
展开剩余82%靖康元年(1126年)二月,完颜宗望下令撤军,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宣告结束。金军一撤,宋钦宗便立刻驱逐李纲出城,甚至召回已南逃的宋徽宗。原来,宋徽宗带着一帮心腹南逃时,竟有图谋另立门户,与宋钦宗分庭抗礼之意。宋钦宗对此无法容忍,既不愿给父亲留面子,又缺乏能力对付金军,便专心处理家中内乱,顺利掌握了大权。
然而,金朝方面却面临困境。按照协议,宋钦宗应割让河北三镇给金国,但宋钦宗突然“脑抽”,坚称割地有违祖宗遗训,坚决不割。这明显是在戏耍金国人。金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,准备继续南下。令人费解的是,宋钦宗似乎完全没预料到金军会再度来袭,也未采取任何防御准备,简直是自寻死路。
八月,金军再度南下,势如破竹,再次向开封猛攻。闰十一月,金军将开封围得水泄不通。毫无防备的宋钦宗病急乱投医,竟信任神棍郭京所言的“六甲法”,妄图以撒豆成兵之术击退金军。如此荒唐无理的行为,几乎断送了北宋的最后希望。
闰十一月二十五日,开封陷落,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双双沦为金军俘虏。靖康二年(1127年)二月初六,金人正式废除两位皇帝的尊号,北宋正式灭亡。随后,金朝扶持宋朝旧宰相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。四月,金军押送宋徽宗、宋钦宗及其后宫嫔妃、王公大臣北上,史称“靖康之耻”。
靖康之耻后,北宋宗室子弟几乎被一网打尽,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和极少数人侥幸逃脱。五月初一,赵构在南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即位称帝,建立南宋,成为宋朝续命的旗帜,誓死抵抗金军入侵,力图收复失地。
南宋成立后,金军毫不放松,继续南侵,誓不允许宋高宗恢复宋朝荣光。宋高宗对金军的恐惧根深蒂固,采取了既主战又求和的策略,频频向金朝示好,愿意称臣纳贡,保持偏安。然而,金国起初根本不买账,下令大肆搜捕赵构,誓将其生擒,彻底摧毁宋朝残余势力。
宋高宗只好启用主战派领袖李纲为宰相,边战边和。尽管如此,宋高宗依然惧怕金军,继位不久便开始谋划南逃,选择江宁府(今江苏南京)作为避难之地。江宁历史悠久,是六朝古都,又是南唐故都,地理位置优越,适合成为新的政治中心。
五月初二,宋高宗即位第二天,便下令修缮江宁城池,建设行宫,为迁都做准备。正当宋高宗忙于筹备迁都时,七月,一名江宁百姓风尘仆仆赶至应天府,敲响登闻鼓院的大鼓,鸣冤告状,控诉江宁知府翁彦国贪污受贿,横征暴敛,鱼肉百姓。
消息传来,宋高宗大为震惊,因江宁是自己的后路,此事让他心惊胆战,迅速下令彻查。南宋建立仅两个月,便爆发了如此严重的贪腐案件。翁彦国原籍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,绍圣四年(1097年)考中进士入仕,其两兄皆为朝廷重臣,北宋时曾任御史中丞,肩负监督官员、劝谏皇帝职责。
宋徽宗时期,翁彦国多次劝谏皇帝,反对奢侈豪华的赏赐政策。靖康之耻时,翁彦国任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,积极组织勤王军。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时,曾招揽翁彦国,但被其严词拒绝,忠诚归顺尚未称帝的赵构。可见翁彦国一度被视为忠臣清官。
南宋成立后,翁彦国深受宋高宗信任,被任命为江南东路西路经制使兼知江宁府,负责城池修缮。宋高宗还拨款十万贯以资支持。然而,翁彦国年老将近退休,却心生贪念,伙同转运判官吴昉,借修缮名义,大肆敛财,掠夺民脂民膏,令本就贫困的江宁百姓苦不堪言。
翁彦国不仅贪婪,还向朝廷申请追加巨额经费,妄图将江宁行宫建得奢华无比。宰相李纲虽知其所为,但为了拉拢翁彦国这个强力心腹,竟默许并为其掩护。原来,翁彦国女儿嫁给了李纲的亲弟弟李维,二人因此成为姻亲。李纲为巩固权力,不惜包庇翁彦国的贪腐行为。
这起贪腐案被主和派代表黄潜善和汪伯彦迅速告知李纲,显然这是为陷害李纲埋设的陷阱。宋高宗得知后大怒,亲自下令免去翁彦国和吴昉职务。诏书颁布时,翁彦国却已病逝,李纲为了保护翁氏家族,悄然修改诏书,免除翁彦国处罚,仅严惩吴昉。
此举立即引发舆论哗然,李纲被指赤裸裸包庇贪官,失去民心。朝中主战派一时陷入尴尬,主和派则幸灾乐祸。关键时刻,中书舍人朱胜非挺身反对,强烈要求即使翁彦国已死,也要严惩其罪责。朱胜非言之凿凿,使得主战派重新团结起来,朝廷最终按原计划重罚翁彦国。
虽然案件表面平息,李纲却明白风暴尚未过去。此案让宋高宗对主战派失去信任,质疑忠诚。八月十八日,李纲被罢相,仅主政75天便跌下神坛,遭到贬谪,终未能再掌朝政。作为南宋最能抗金的宰相,李纲未获赵构信任,其才能未能充分发挥,南宋抗金事业遭重创。
翁彦国的悲剧证明,贪官无论国难当头,仍难改贪婪本性,肆意敛财。李纲的故事则提醒我们,历史上的忠臣也非十全十美,有时难免犯错。翁彦国死后,宋高宗任命新知府赵明诚接任。赵明诚名声不显,但其妻李清照,却是宋朝最杰出的女词人,才华横溢,闻名遐迩。
发布于:天津市